2016年8月哈职院退休教师张炜华老师受光爱学校的邀请,千里迢迢地来到北京光爱学校,这是一所非常特殊的孤儿学校。
光爱学校从创办至今已有十三年,共帮助600多个全国各地的孤、残、弃、困流浪儿童,采用以家为实体,吃、住、学为一体的生活教育模式。学校就是孩子们的家,使他们能够得到安全保护、受到教育、有病能及时得到救治。
通过信息反馈,为孩子寻亲,重回亲人怀抱;通过职业技能培训,使其学有所长,有一定的谋生手段再回归社会,同时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、价值观。光爱学校的一切物资和支出均由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捐助,每周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志愿者献爱心。
张老师在来这里支教前,曾经两次到光爱学校做志愿者,很想了解这些孤儿的生活情况,第一次来这里时,她看到一个四岁多的小女孩抹着脸上的眼泪哭泣着,于是上前问她:“孩子你为什么哭啊?”原来是别的孩子打她了,张老师把她抱起来抹掉她的泪水亲亲她的脸颊,把她送回宿舍,刚转身走出几步,突然小女孩跑过来抱住张老师喊着:“老师妈妈你真好。”瞬间她的眼眶湿润了,虽然她每次做志愿者的时间很短,但这里的孩子却给她留下深刻的印象,每个孩子都是一本书,每个孩子都有苦难的经历,让人同情,正是这些真实的故事打动了她。鉴于以上的原因,当光爱学校再次邀请她时,她带上赠送给光爱学校的书籍出发了,从千里迢迢的冰城,来到烈日炎炎的北京,开始了支教志愿者工作。
首先在这里吃住就是考验,吃饭每天都要排队,虽然教师可以随到随打,但她不忍心夹在孩子们中间去,于是,她每次都是最后一个打饭,有时到最后就会没有饭吃了,因为他们每顿饭也就是一到两个菜,孩子们正在发育时能吃,而学校的一切都是靠志愿者捐赠的,粮食也是有限,吃的好赖都能克服,而睡好觉竟成了一种奢求,夏天的北京,零上三十多度的炎热、蚊虫叮咬、知了叫声一片,飞机在头上轰鸣,克服这些困难,需要勇气和毅力,她为了这些孤儿们坚持在这里工作,而这一切竟成了她今天亲切的回忆。
其次教育工作也是一种考验,开学第一个问题就是没有教材,就得自己想办法解决,张老师带的是一个三年级(全校每个年级就是一个班),这个班级的孩子有来自新疆的、四川的、贵州的、内蒙古的等等地方,她第一次给他们上课时,那一双双明亮的眼睛看着她,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,张老师都一一解答,有的学生说:“老师你好神奇啊,你怎么懂得那么多知识啊!”给他们上课既要讲语文、数学,还要讲德育、生物;既要讲历史、地理,也要讲音乐、美术等课程。
在这里每天早晨6点就做早操,晚上自习到8点,老师们必须全天候跟学生在一起, 有的孩子不愿意学习,就要挖掘其爱好和发挥其专长,多鼓励谈心,总之,在这个特殊群体里,你必须要用耐心、爱心、良心和丰富的知识以及妥帖的教育方法,去教育这些曾经的流浪儿,有一个来自彝族的孩子名叫阿苦阿日,她是一个非常内向的女孩,她很少说话,12岁了才在这里上学,由于缺少父母之爱,整天愁眉苦脸暗自流泪,张老师就经常和她谈心,鼓励她,让她做学习委员,有时张老师去买些好吃的食品或者水果给这些孩子们吃,这些孩子们渐渐地开朗了,阿苦阿日的话也多了,脸上也逐渐的露出了笑容。这里的孩子太缺少爱了,他们既孤独又自卑,但是他们自立自强。所以,这些孤儿们需要关心、需要爱,中秋节前学校给每个老师发了一盒月饼和一箱饮料,她都不舍得喝,全都拿到班级给孩子们分了。
有一次天下大雨,张老师在宿舍走廊看到一个瘦小的孩子一边哭泣一边扶墙往教室走,走上前一看原来是三年级的徐圣哲,他的脚被钉子扎了刚上完药,于是张老师脱下外套披在他身上,背起他冒着大雨穿过生活区域走进教室,学生们用惊讶的目光看着她们,突然有个孩子惊呼道:“老师真好”,顿时掌声一片。
有一次课间休息的时候,在操场上,一个五岁多的小女孩(她叫杨思灿)张开两只小手向张老师跑来,问道:“老师,你能抱抱我吗?”“可以啊”于是张老师微笑着蹲下把她抱起,“老师很久没人抱我了。”小女孩说着把头压在张老师的肩膀上,张老师说;“老师以后会经常抱你的,”她灿烂的笑着把小脸贴在张老师的脸上说:“张老师我喜欢你。”这是一个弃儿,从小就失去母爱,那种渴望母爱让人心酸。每天张老师和孩子们在一起既有同情中的欢乐,也有心酸中的沉思,在开学时的演讲中她就告诉孩子们:“一定要学会先做人后做事,做一个自立自强的人,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。”张老师先后参与了光爱基金会、中华少儿艺术基金会、中华社会福利基金会和腾讯公司联合举办的“999公益募捐”活动。
由于张老师在支教中的优异表现,她先后接受了多家媒体的采访,并且受到中华少儿艺术基金会、光爱学校的邀请,作为特邀嘉宾到人民大会堂参加国家举办的仲秋节晚会,当她坐在人民大会堂的第二排时,她的心情非常激动,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你有多少钱,而是在于你为社会奉献了什么?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,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,张老师在退休后能做一些有益于社会的事,既有价值又有意义。在十.一国庆节即将到来之际,由于张老师身体的原因,不得不放弃志愿者的工作,在她即将离开光爱学校的时刻,没想到只有在影视剧中的感人情节在她身上重演了。
临走的晚上,孩子们一帮接一帮的来看她,她(他)们拉着张老师的手,有的抱着张老师,哭喊着:“老师妈妈别走,你是我们最好的老师,永远留下来教我们吧,我们爱你,老师妈妈别扔下我们啊,我们听话啊.....”那种撕心裂肺的哭喊,让人心痛的流泪不止,孩子们——这是你们对她做志愿者工作最好的评价。
第二天早上 ,当张老师真正要离开时,学生们早已经在大院内等着她了,孩子们纷纷地跑来抱住她,“老师,别走啊,留下来教我们吧,我们离不开你啊,老师别走,老师不要走啊......”听着孩子们的哭声,她心痛的颤抖,看着一个个泪人似的脸,她禁不住泪如泉涌,同事们也劝张老师留下来,可是她的身体已经力不从心,她被这些热情可爱的人们感动着、温暖着。她忘不了接踵而至的志愿者们来光爱学校献爱心,孤儿学校并不孤独;忘不了给予她工作和生活上帮助的同事;忘不了和孩子们在一起的快乐时光,忘不了孩子们哭喊着挽留她的一幕,这一幕将永远定格在记忆里,孩子们,老师爱你们!无论张老师走遍千山万水,无论在世界的哪个角落,她都会关注着你们,愿你们一切岁月静好! 。 张老师的志愿者工作暂时告一段落,有的人说:“你都这么大岁数了,还去吃辛苦值不值得啊?给你多少钱呀?”是啊,一分钱不挣还出钱出力,在有些人眼里可能是犯傻,但是,人生不能只有眼前的苟且——还有诗和远方。人生不论年纪大小,退休后要活得有价值有意义,支教去—做志愿者去—就要奔向远方,奔向中国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