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月27日,九三学社大庆油田研究院、设计院和师范学院3个支社与社市委“同心实践基地”—让胡路区奋斗社区在油田研究院会议室联合举办“心手相传、唤醒生命”心肺复苏普及培训,旨在普及心肺复苏知识,掌握现场救护技能,提高大家自救、互救能力。3个支社的社员和奋斗社区的工作人员参加了培训。
本次培训邀请了大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临床医学系副主任、临床医学专业带头人、省级教学名师薛宏伟教授为大家授课。
薛老师以我们身边的故事为导引、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培训。从人类居高不下的猝死率,到引起猝死的元凶—心搏骤停,到各种引起呼吸心搏骤停的如急病、创伤、中毒、溺水、触电等病因,再到心搏骤停特点,直至讲到“救命的黄金时间只有几分钟到十几分钟!”的时候,大家的神经都是高度紧绷着。“6分钟脑组织发生损伤,10分钟脑组织发生不可逆转的损害”这是多么可怕啊!心脏骤停多发于熬夜、压力太大及意外事故,而当有人心脏骤停的时候,摇晃、扶起、掐人中或喂速效救心丸等都是错误的救助行为,由此引出了培训的主要内容——心肺复苏。
薛老师按照国际操作程序一步步讲解心肺复苏的操作流程,“评估、判断意识和呼吸”、“立即呼救并启动EMSS”、“检查呼吸心跳是否存在”、“安置体位”、“检查脉搏”、“胸外按压(C) ”、“开放气道(A)”、“人工呼吸(B) ”等八个环节都很重要。尤其是后三个ABC环节,按压的部位(两乳头连线的中点或剑突上两横指)、按压的手法(采用双手叠扣法,腕肘关节伸直,利用身体重力,垂直向下用力按压)、按压的深度(胸骨下陷5—6厘米)、按压的频率(100-120次/分)、人工呼吸(口对口呼吸,每6-8秒行人工呼吸1次)等都是救助患者生命的关键。为了加深大家记忆,薛老师还分别在讲前和讲后反复播放操作视频。
讲解后,薛老师先在带来的人体模型上为大家做了示范操作,然后指导参加培训的人逐一操练,纠正大家操作手法,提醒大家注意事项。参加培训人员按照老师的提示,认真进行训练。有些人虽然刚开始不太熟练,但经过几次练习后,取得了良好的效果。
培训的最后,薛老师呼吁大家,要对身边需要帮助的人伸出双手!只有当大家都去学习,都懂得一些基本的急救知识,才会在遇到危险的时候能够帮助他人,为留住生命赢得时间,自己也可以得到帮助。授人玫瑰,手留余香,大家心手相传,唤醒生命。
(大庆油田研究院支社 付丽)